![]() |
當前位置:評價網 > 國際會議專題 > 會議報告 > 正文 |
|
||||
|
||||
大會專題報告(五) 主講人:Phil Baty (費爾·巴蒂) 副主編 主 題:世界大學排名的歷史、方法和影響 2010年11月5日下午,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主編Phil Baty先生作了題為“世界大學排名的歷史、方法和影響”的學術報告。
![]() 隨著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國外留學深造。據統計,從1999年以來留學生比例增長了53%。在英國有20%的學術工作者來自于國外的大學,正如Drummond Bone先生所言:“世界一流的研究與生俱來具有國際化的性質”。Phil Baty先生認為,在這種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歷史背景之下,進行世界大學排名就顯得非常必要。排名結果可以服務于國家的評審系統,可以鼓勵教育機構從內部對話變成參與廣泛的國際討論,也可以促進科研合作以及教師和學生的交換工程。據Phil Baty先生介紹,在過去的幾年間(2004-2009),《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行榜一直采用舊的QS衡量標準。從該衡量標準做出的排名結果中,我們發現哈佛大學穩居榜首,美國和英國的高校也在排行榜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這些現象造成了公眾的固有印象,與此同時,舊的QS衡量標準也遭受到強烈的質疑。質疑的重點集中在“同行評議”和“引用”兩個指標。在舊的QS標準中,同行評議調查的反饋率非常低,根本無法反映真實的聲望和口碑。引文統計法沒有考慮到學科之間的引用水平的顯著差異,也帶來了評價結果的誤差。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接受并且仔細研究了這種質疑,決定拋棄舊的評價標準重新來做,目前正在發展一種新的世界大學排名標準和方法。從2010年起,《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停止了與QS公司的合作,轉而與世界首屈一指的數據公司Thomson Reuters合作,由Thomson Reuters負責收集和分析所有的與排名相關的數據。除了有強大的數據支持之外,《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還將采用新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在新的世界大學排名標準中,《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保留了“同行評議”這一指標,由民意調查公司Ipsos Mori接手聲望調查工作,并且采用一種更為謹慎的抽樣調查方式。Phil Baty先生認為,在更換了合作伙伴,改進了評價標準和方法之后,《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將會得到一個更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世界大學排行榜。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發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的排名結果之一,該機構也認識到了自身肩負著重要的職責,有責任不斷改進和完善評價標準和方法。作為《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評價的主要負責人,Phil Baty先生認為:“我們應該得到一個更為嚴格、健康、透明的排名,使之成為嚴肅的支持決策和管理的工具,而不僅僅是每年一度的好奇心的滿足”。Phil Baty先生的報告,讓我們對世界大學評價有了更為深刻和全面的認識,同時也讓我們對《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即將發布的新的世界大學排名充滿著期待。 (文/周 為)
|
||||
| 【中國科教評價網m.ssjzs.com專題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 [發布者:wuhu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