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峽谷在雅安、樂山、涼山三地交界處,海拔1400多米。在千仞絕壁上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彝族村寨古路村,村里100多戶大多數為彝族。村里有一所小學,數十年來,一代一代的村民在這里上學、畢業,然后務農、結婚、生子……
一位熟悉當地情況的朋友介紹,去古路村小一個來回大約需8個小時左右,記者一行10多人還是決定冒險前行。
據介紹,成昆鐵路“一線天”大橋下便是去古路村的起點,沿懸崖攀巖而上是去古路村的唯一方式。2003年開鑿出這條“騾馬道”后,村子開始與外界有了交流。
上山路途中,一路上都有載著生活用品和行李的騾馬不停地在絕壁間行走,近90度的陡壁上“Z”字形“騾馬道”七拐八彎,最窄的地方僅有40厘米寬。行走在這樣的高空回廊上,讓人有些頭昏目眩。
古路村小學是整個村里最好的建筑,由5間水泥房和一個小操場組成。學校外墻上“朗朗書聲云中蕩,彝苗成才固根基”顯示著這個學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意義。
走進學校,教室里9名大小男女生正在上課,不時傳出朗朗讀書聲。“這所學校只有一名代課教師名叫申其軍,已代課30年了。”古路村二組組長李國民說,申老師因生病在漢源縣醫院住院,記者沒能見到他本人。
村小里讀書的一些孩子上放學都要徒步走山崖路,最遠的孩子要走5個小時山路,最近的也要2個多小時才能趕到學校上課。但孩子依然是每天堅持,沒有放棄讀書。“放學后,每天回家都要走5個小時山路,路上不敢耽誤,一路都是小跑。只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大山,自己才能過幸福的生活。”古路村小二年級11歲的李夢華說。
(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