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無聲處潤心田——華東交大創建心理健康教育全員參與工作模式 “心理運動會”讓每位“參賽者”精神迸發;“心理素質拓展大賽”讓更多學生受益。近年來,華東交通大學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員參與模式。 三級預警機制覆蓋每個角落 “老師,我真的很煩!感覺生活一片灰色。”國際學院學生小陳,因為父親和哥哥鬧著要斷絕父子關系,心理上遭受很大困擾。她主動找輔導員談心。輔導員李雪峰耐心地對她說:“別給自己亂下結論,談談你的情況好嗎?” 聊天中,李雪峰幫她分析并給予她更多鼓勵,小陳慢慢平靜下來。李雪峰記錄下小陳的情況。隨后幾天,小陳感受到很多溫暖。“老師的跟進關心和心理疏導,讓我釋然,很感謝老師。”小陳說。 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王愛和說,學校建立了心理健康三級預警機制,將關懷的觸角伸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所謂“三級預警機制”是指,一級預防,即“點線面”三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隊伍;二級預防,建立對學生中高危群體及個體的生活事件、創傷性事件和意外事件的監測預警指標;三級預防,即針對自殺及他殺傾向的學生,學校組建由心理咨詢工作者、管理人員、醫療工作者和公安保衛人員組成的危機處理小組,幫助學生度過危機。 心理情景劇深受學生歡迎 “8年了,每次我們主辦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會場內都座無虛席,很受學生歡迎。”學校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舒曼說。 《或許我們都病了》以4幕不同的場景,分段演繹了因“利益”、“妒忌”、“壓力”和“欲望與現實”而迷失自我的心理問題;《接受》一開場便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兩名演員以其精湛的演技向觀眾演繹了一位飛行員爸爸和堅強的殘疾女兒之間的父女情。 學生小趙表示,觀看心理劇大賽對自己的觸動很大。以前可能根本就沒注意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看過《接受》后才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都需要成長,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是心理上的。” “心理情景劇使參與表演的學生和現場觀眾在不經意間得到心理疏導,直接消除了擋在學生與心理輔導間的隔閡。同時,能夠讓學生從中受到心靈上的啟迪,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還能夠增進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和友誼。”王愛和說。 年年對心理輔導員進行培訓 5年來,學校對心理輔導員先后進行了大學生常見心理障礙的特征及識別等7個系列專題8次培訓。學生工作處也積極鼓勵輔導員提高心理咨詢技能和專業水平。學校每年有計劃地選送心理輔導員參加國內專業機構舉辦的培訓;積極邀請國內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來校進行學術講座。2010年,學校邀請南昌大學(微博 招生辦)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的專家來學校開班,90%以上參與培訓的心理輔導員順利拿到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 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的專家組織華東交通大學的全體心理輔導員成立了心理興趣小組,定期進行案例分析交流,相互學習。興趣小組每兩周自發地聚會一次,針對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心理咨詢個案、團體輔導、心理素質拓展等進行交流學習,每個小組都有一年以上的運作周期,目前,56%的心理輔導員是心理咨詢興趣小組的成員。(記者徐光明通訊員李彩艷) (中國教育報 徐光明李彩艷)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