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作者 李法明 北京海淀區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于12月19日開幕。有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海淀區將在各中小學全面推行“家長是否規范停車與學生德育考核掛鉤”措施,以解決學校違法停車問題。 家長交通違章,孩子道德失分,是典型的“父不教,子之過”,似乎有“連坐”之嫌。不過,這項規定估計在明年真的將落到實處,因為據有關部門表示, “ 從目前已實施的部分學校看,對于解決學校違法停車的問題還是效果明顯。”但是,“管用”的辦法就是好辦法嗎?在筆者看來,這明顯是個餿主意。 何謂德育考核?是指對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考核,針對的是學生本身,有資格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是學校以及老師。而家長停車是否違章,有資格進行管理、處罰的是交通管理部門。北京海淀區這一新規,顯然是將交通管理部門和學校捆綁在一起,學校在對學生道德品質進行評價時,還得參考交通管理部門的意見,這是對學校教書育人行為的粗暴干涉,更傷害了孩子的幼小心靈。 如果單純從管理的角度、從這一行為取得的效果來看,有關管理部門這種“連坐”行之有效。但是,“管用”不等同于“合理”。一個人的錯誤行為,讓另外一個人去承擔后果、接受懲罰,顯然有違基本的法治精神。用學生德育倒逼家長規范停車,是荒唐邏輯下的做法過于簡單、作風粗糙的行為。 將“家長是否規范停車與學生德育考核掛鉤”,本身就是“懶政”。究其家長不規范停車的原因,固然與一部分家長個人素質不高有關系,不過道路和交通法規,對亂停亂放等違法違規的行為已有明文規定,該罰款就罰款,該扣分就扣分。筆者想沒有哪個司機會對違章處罰淡然處之、無動于衷。 如果通過正常的交通執法,不足以解決學校門口亂停車,影響周邊交通的問題,交通管理部門就該反思是否執法力度太輕,處置方法不當,交通疏導工作沒有做好;有關部門該考慮學校的特殊性,合理規劃停車位;學校也應該通過家委會等對家長進行適當規勸等,而不是抓錯藥,開錯方,將孩子作為制約家長行為的工具。 此外,學校周邊亂停車與大部分學校缺乏校車有關,長久以來,在孩子上下學問題上有關部門不作為,將這一本該承擔的義務丟給了家長,家長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得不承擔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擔子,學校門口不擁堵反而是咄咄怪事。 解決學校門口亂停車,需要多管齊下,交通管理部門和學校是破解這一難題的主體。挾學生的德育去威脅家長,可能管好亂停車,卻會傷及交通管理制度和德育考核體系,傷害學生的心靈。這種治標不治本, “一舉多敗”的新規不要也罷。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