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澳門地區高校招生咨詢會昨天(4月7日)在南京舉行。 記者了解到,今年共有12所港校面向內地招收本科新生,招生計劃比往年略有增加,達到1600人左右,澳門地區的5所高校計劃在內地招生1500人。香港大學招生負責人林丹霞老師分析說,計劃增加一方面是因為港大頗受內地考生歡迎,另一方面也是從今年起,學制由過去的3年變為4年,“學制變化等于我們有兩批學生讀書,一批是3年制,一批是4年制,總人數增加,面對國際生和內地生就增加了。” 從去年開始,赴港澳讀大學的學費又有所上漲,幾乎和留學 (微博) 國外相差無幾,但多位家長表示“不差錢”。“港澳高校提供豐厚的獎學金,更為西化的教學模式使孩子以后能更方便獲得到國外深入學習的機會,非常具有競爭力。” 而正是受考生、家長的熱捧,港澳大學的報考難度一直不低。現場一位高校咨詢老師告訴記者:“尤其在江蘇,高考(微博)排名最起碼在一本線上50到60分,甚至更高。”香港浸會大學教務長蘇國生說:“不僅對高考成績提出要求,大部分香港高校還要單獨組織面試,比如香港浸會大學會組織英語(論壇)面試,考察同學對一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對社會的觀察,我們比較重視同學對不同問題的看法。” 港澳高校“掐尖”給一些內地名牌高校敲響“警鐘”。“為爭奪生源,‘華約’、‘北約’等內地高校抱團聯考,當年加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中,已有一大半高校進行了‘站隊’。”一位多年從事招生的負責人說,不僅是搶先一步的港澳高校,臺灣教育部門已經宣布有百余所臺灣高校向包括江蘇在內的大陸6省市學生打開大門,臺灣高校學費相對較低,教育質量又比內地高一些,肯定會受到考生的熱捧。 相關專家指出,“內地高校‘站隊’、‘結盟’或者通過招生錄取優惠政策來‘搶生源’,甚至今年考試時間相互撞車來限制學生的選擇,和港澳高校以自身教育質量為本,放開胸懷接受考生選擇相比,高下立見。”內地高校更應該花大力氣來狠抓教育質量,而非在人才選拔上變著法子“搶生源”。(王 拓) (新華日報 王 拓)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