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2471份有效問卷中,近八成高校畢業生希望找到的工作能與專業對口;對就業“攔路虎”的擔憂,排在第一位的是“沒有工作經驗”;近四成高校畢業生欲闖公務員這座“獨木橋”。 調查數據 今年的校園招聘熱得有些早,從9月初一開學,國企和諸多知名企業就率先進校園攬才。目前,廣州地區各大高校的校園招聘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大、暨大、華師、華工等學府的準畢業生們已經開始了“滿場飛”的跑會生涯。 近日,記者走訪多場校園招聘會后發現,忙碌的高校畢業生對自己未來的去向不外乎四條:一、讀研究生或者留學深造;二、參加各種公務員考試,成為“公考狂人”;三、跑招聘會當個“面霸”,廣撒網拿盡可能多的offer,找個企業就業;四、自己大膽創業。 與往年相比,國企的招聘意愿顯得格外積極。中國南方人才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何全穗表示,國企實際招人意愿強烈,導致中小民營企業對自身招人的競爭力表現出更多的擔憂。來自智聯招聘等其他人力資源機構的反饋數據也顯示,國企招人意愿同比上漲了8%。 此外,廣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2011屆廣州生源未就業登記畢業生進行了就業心態和就業需求的調查,發出問卷3000份,收回問卷2471份。調查顯示,公務員仍然是大熱門,近四成高校畢業生將報考,這一比例近三年逐年上漲。在薪酬方面,2011屆高校本科生的期望薪酬是2500元/月,與企業給出的實際起薪基本一致。 畢業生 78.18%受訪者認為能找到工作 與前兩年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形勢困難相比,今年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抱有更大的信心,對自己找到工作的信心有所增加,而擔心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則有所下降。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如果不挑剔的話,自己還是能找到工作的為1265人,占78.18%,比去年(67.78%)和前年(45.45%)增加了10.4和32.64個百分比;認為很難找到工作的為187人,占11.56%,比去年(19.64%)和前年(36.81%)下降了8.08和25.25個百分比;認為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為27人,占1.67%,比去年(3.48%)和前年(6.84%)下降了1.81和5.17個百分比。 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大學生就業前景不擔憂的畢業生比去年(8.36%)上升了7個百分點,而對就業前景比較擔憂和很擔憂的畢業生比去年(35.89%和12.35%)分別下降3和4個百分比。 國企 招人意愿同比上漲了8% “今年的校園招聘,國企顯得更加積極”何全穗告訴記者。來自智聯招聘等其他人力資源機構的反饋數據也顯示,國企的招人意愿同比上漲了8%。 為何國企對應屆高校畢業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興趣?某大型國企H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高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經驗,實行學分制來促進大家實習的積極性,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也不再滿足于“死讀書,讀死書”,更加主動地接觸社會,在校學習期間往往就積累了豐富的實習經驗,利用寒暑假時間,尋找實習機會,“對于用人單位而言,他們不是絕對意義上的生手,經過一定的崗前培訓就可以勝任初級崗位,畢竟,高校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潛力是可以保證的。” 面對國企這樣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進駐校園招聘的中小民營企業叫苦不迭,“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生存壓力,企業成本導致我們給出的薪水不太具備競爭優勢”廣州市天河區某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王先生坦言。近期,跟隨中國南方人才市場赴省外招聘的中小民營企業大多鎩羽而歸,“省外名校,尤其是985和211工程的那些名校生,都直奔國企和知名外企而去,在招聘會現場,我們收到的簡歷少之又少。” 公考 欲報考公務員人數逐年上升 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的廣州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政府機關”就業的畢業生占首位,其次選擇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這幾年,選擇“政府機關”就業畢業生比例逐年上升,從2009年7.51%,2010年25.31%,到2011年35.68%;選擇“民營企業”就業的畢業生逐年下降,從2009年23.72%,2010年4%,到2011年2.72%。一方面公務員熱持續,成為公務員意味收入穩定、較為光鮮的職業體面感,這些對畢業生有較強的吸引力,也嚴重影響畢業生的選擇。另一方面,調查顯示畢業生擇業出現“國進民退”的情況,畢業生在第二第三選擇上以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為多,選擇到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畢業生逐年下降,尤其是選擇到“民營企業”的畢業生下降幅度較大。畢業生認為,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壓力較大,工作穩定性不如國有企業。 薪酬 本科生期望起薪約2500元/月 在就業需要考慮的問題中,薪資待遇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對具體的薪資,有582人認為對初次就業的月薪要求是1501元—2000元,占調查總數的35.95%;有555人認為自己可以接受的月薪水平在2001元—2500元,占調查總數的34.28%;有120人認為理想月薪在800元—1500元,占調查總數的7.41%;有223人認為月薪在2501元3000元,占調查總數的13.77%;有87人認為月薪在3001元—3500元,占調查總數的5.37%;有52人認為月薪3501元以上,占調查總數的3.21%。 當然,在接受月薪的層次上,不同學歷對此有不同的期望,研究生一般在3000元以上,本科生在2500元左右,專科生在1800元左右;這與年初用人單位給出的起薪基本一致。據悉,2012屆畢業生的利好消息更多,企業給出的薪酬有望繼續上漲,“如果算上企業福利,本科生的薪酬可能會超過3500元/月。” 求職路上三宗最 最擔心 工作經驗成就業攔路虎 數據顯示,有部分畢業生認為目前就業較為困難,而究其原因,58.96%的畢業生認為是缺乏工作經驗所造成的。 而用人單位方面,也較為愿意招工作經驗的員工,以減少培訓成本,縮短崗位適應時間。今年調查結果顯示,“學歷低”因素排在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第二位,比前兩年排名提高三位,可見用人單位招聘的趨勢向高學歷的趨勢發展。另外,從這三年調查中發現,社會關系是嚴重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很多畢業生認為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因為缺乏社會關系。 最希望 工作與專業對口 在就業困難的因素中,有不少畢業生選擇了專業不對口這一項。調查顯示,有1270人認為,要找與專業有一定的關聯性的工作,但不一定是絕對的對口,占調查總數的78.54%;有259人認為專業與工作性質沒什么關系,先找一份工作再說,占調查總數的16.02%;有89人認為一定要找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占調查總數的5.44%。 從這三年調查看,畢業生找工作要求與自己專業對口或有一定關聯性,2009年占80.33%,2010年占80.58%,2011年占83.98%。可見,大部分畢業生還是比較重視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崗位,希望自己的工作與所學專業有所關聯。 最看重 個人發展前景 廣州生源畢業生在找工作時考慮到的首要問題是“個人發展前景”,占調查總數的35.87%。其次是“薪資待遇”,占調查總數的17.19%。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作單位所在地”,占調查總數的12.94%。從這三年的調查結果看,個人發展前景這一因素仍是占據畢業生選擇工作的首位,這說明了廣州生源畢業生對自己職業發展的重視。而“薪資待遇”均居第二位,從中可見畢業生在就業時也會認真考慮經濟因素,經濟收入在畢業生的心目中還是有著比較高的地位。 他們的求職江湖 “國企是拿來保底的” 主角:暨大大四學生小尹 專業:工程力學(土木方向) “投了無數簡歷,參加了數場面試和筆試,從網投、筆試、初面到復面,一路走來感覺還不錯,雖然還沒有拿到最后的offer,但是相信很快就會有答案了。現在不愁就業,只愁去不了好公司。”暨大工程力學(土木方向)大四學生小尹表示,自己的優勢是簡歷上的經歷比較豐富,除了參加社團活動外,自己還和朋友一起拍攝了電影,各類的學習經歷比較多。 “對于我來說,與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那還不如到自己專業領域來得實際。當然面相關專業的職位,我們還是有優勢的,而且這個專業的人才需求非常大。我面試寶潔也是產品供應部,要求工科背景的。如果是去什么財務,市場部之類完全陌生的領域,我就不去了。”他說,面試到現在最大感受是就是競爭激烈,尤其是研究生特別多,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競爭,他表示作為本科生壓力大。 對于進入國企工作,他告訴記者,“大部分同學都是拿國企來保底的,我覺得去房地產公司待遇和發展前景會更好。國企待遇不高,管吃喝住,但很難升職,就是拿死工資的那種。在國企的好處就是干得工程比較大,比較有名氣。例如三峽大壩,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 “國企的穩定性富有吸引力” 主角:暨大大四學生小關 專業:新聞 “網申和招聘會至少參加了15次,自己排隊等到脖子都長了,求職也是個體力活。”暨大新聞系大四學生小關告訴記者。“在招聘會上,有些只是企業宣講一下,現場收簡歷,沒有招聘的感覺。有些宣講后即開始面試,比較不正式。有些招聘會現場人非常多,上次我參加的銀行類招聘會,我在廣州城區建行分行攤位前,排了3個半小時才見到面試官。” 專業和工作關聯性重要嗎?小關告訴記者,從她求職的情況看,專業對口還是重要的,“我投的三間銀行全部毫無音信。” 與一些熱門理工專業工作易找,offer易拿相比,文科生面對的情況就有所不同,“覺得沒那么容易呢,反饋率并不是很高,一些簡歷真的是石沉大海。我最想去國企,國企待遇好,工作穩定。在招聘會上,每次都要排長隊,爭破頭的,甚至比有些外企還搶手。” 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許蕾 實習生 萬雨蒙 通訊員 中南人宣(南方日報)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調查顯示近四成高校畢業生欲報考公務員
·貴州69歲老翁在北大清華旁聽博士生課程
·蘇州明年起高考考場全部標準化
·清華大學今年給云南11個保送生推薦名額
·北大招辦主任解讀“校推”政策 十年后方見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