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黃橙橙的油菜花開了,大片大片煞是好看。與此同時,杭城小學四年級的科學課正好上到第二單元第一課,不少科學老師要求學生攜帶一株油菜花進班級。看似簡單的一個要求,卻難倒了大批家長“家、校附近都是大馬路,哪兒來的油菜花?” “這是青菜花,根本就不是油菜花。”昨天下午,采荷一小406班的葉知行回家后,就氣鼓鼓地找媽媽理論。科學老師查良數了數,四年級3個班的學生中有十幾個帶來的是青菜花。問問原因,除了沒找著油菜花用青菜花代替的外,還真有家長不認識油菜花,搞了烏龍。 真有媽媽不識油菜花 自上周科學老師布置作業以后,葉媽媽就帶著兒子去了奶奶家,在一條廢棄的鐵道旁邊,她們欣喜地發現了點點星星般的黃色點綴在菜地里面。走近一看,葉媽媽更開心,那黃色的小花瓣和自己在婺源看到的油菜花幾乎一樣,美中不足的是,它們很多都是從青菜里面“鉆”出來的。 “從青菜里面長出來的應該不算油菜花,但是那些長在邊上的應該就是了吧。”葉媽媽是杭州本地人,小時候也沒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菜地和植物,所以就用“賭”一把的心態采了一把回去,結果卻讓兒子鬧了笑話。 科學老師查良在上課的時候發現,“兩者的花瓣和顏色很相近,搞混淆情有可原。”不過有更多的家長是因為實在不知道上哪里弄油菜花,而暫時選擇青菜花代替的。“還好兩者屬性一樣,還是可以勉強研究。帶錯總比不帶好。”不過查良還是希望,家長在今后的互動中,科學的態度能夠稍微嚴謹一些,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為做作業家長特地種桑樹 昨天的時報群里,這個笑話引來家長們強力吐槽,油菜花還算簡單,上個周末,盡管下著雨,不少家長還是想方設法趕到城鄉接合部或者農村,遍地尋找菜地“偷”花。 最讓家長有共鳴的就是養蠶寶寶了。“最怕的是讓養蠶寶寶了。這個小東西到后面太會吃了。”為了讓女兒完成作業,王笑玥媽媽上網搜,搜到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有桑樹,專門偷偷去“借”桑葉外,后來實在不夠吃,還特意在自家門前種了兩棵桑樹,“現在發現居然有人和我當年一樣,對我家的桑樹下手了。”為了協助孩子把蠶寶寶養好,馬謝喆媽媽經常盯著小區僅有的桑樹打主意,如果下手慢了,一個晚上過去,那棵桑樹就會被剃光頭。 “這個還算好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級時候的浮萍和水花生,后來到鄉下去弄來的。”一位媽媽吐槽。 小學六年實驗課難壞家長 采荷二小科學老師沈鳳娜告訴記者,小學階段的六年,僅科學就有50節課左右需要孩子找外面素材來實踐。對于農村孩子來說,要想找小植物、小動物來觀察研究,素材隨手可得。但這對城市孩子和家長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去年,有學校組織孩子觀察蝸牛,家長不知去哪抓蝸牛上牛通社網站求助;有學校讓孩子觀察蠶寶寶,等蠶寶寶養大了,桑葉的需求量一大,又難著他們了…… 除了科學,語文、數學、美術、音樂乃至與體育等學科都會被打通,家長的任務更重了。時報曾做過《學校另類作業為難了誰》(詳見2012年12月26日B1版),小學六年,要完成所有作業,家長還得學會編小報、剪輯、配音等文藝技能、做地球儀、剪窗花、十字繡等手工技能和策劃、組織、導演和心理學等職業技能,甚至有家長感嘆,“沒有幾技傍身,都不好意思和孩子混在一塊”。 鏈接 這些科學課素材可以提前找 章節:六年級第一單元 元素:昆蟲 推薦:這個種類范圍比較廣,包括螞蟻、蝴蝶、蜜蜂、蠶寶寶、螞蚱、毛毛蟲等,多活動于農村、城鄉接合部的田野、花園中。東城小學602班學生徐責皓在九堡家苑三區前面的田野上,抓獲了十幾條芽蟲。 章節:三年級第二單元 元素:蝸牛 推薦:淘寶、花鳥市場有賣,價格在2元-20元之間;也可以在黃昏、清晨,留意小區和校園的小花園以及路邊的“植物帶”,蝸牛喜好潮濕、陰暗,如果正逢下雨,不妨帶著孩子去室外尋找,會更加方便。 章節:三年級(4—6月) 元素:桑葉 推薦:九堡、筧橋區塊,有不少家庭會種植桑樹,可以讓住在附近的孩子定期攜帶;筧橋小學的校園內有一塊小農場,種植了桑樹;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也有充足的素材。 青年時報 (人民網)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在校內衛生間吸煙被告發 日小學校長先受處分后
·中小學安全教育課每年不得少于12個課時
·不識油菜花 小學六年50種實踐作業難壞家長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導手冊》
·教育部:中小學教材選用須充分聽取一線教師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