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分析,“福利”成為首選,正體現了宏觀環境變化下,新一代求職者“焦慮”趨向,更追求“安全感”。一方面,“福利”更符合新一代求職者對“人性關懷”、“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像戶口、編制、福利房等壟斷性 “福利”資源日益增值,相較而言更實惠,且“福利”不受業績影響,在CPI指數高位運行下,“福利”比“薪資”更保值。 而“和諧的內部人際關系”、“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更多體現了新一代求職者對雇主“向往”趨向的訴求。隨著年輕求職者的持續涌入,好工作的標準已從追求物質成功,逐步轉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樂,能否相互尊重等多元化發展。從另一面審視,企業的用人策略亦要與時俱進,要想留得住人才,先要了解人才,練好內功才是關鍵。 雇主好不好,員工說了算 “"最佳雇主"和"最佳企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最終衡量的不是企業規模的大小,經濟效益的高低,而是雇傭關系是否和諧。在我們的外部調研中,知名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的企業因其社會影響力會占據一定優勢,但雇主到底好不好,最終是員工說了算。” 中國年度最佳雇主(2012)活動負責人說。 據悉,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百強提名已向社會公布,由第三方專業調研團隊負責更為嚴謹、科學的企業內部調查已經展開,真實讓員工為雇主打分。 “我們的調研將外部的公眾調查和企業內部員工調查相結合,意在更加全面、真實發現 "中國好雇主",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廣大求職者了解優秀雇主,同時推進更多的中國企業雇主品牌建設,從而讓"雇主品牌"概念在中國更好地傳播開來。這也正是我們舉辦年度最佳雇主的初衷。”該負責人稱。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職場“拜金光環”漸褪 “新指標”考驗最佳雇主
·職場英語:求職中的重大失誤你犯過多少?
·研究生艱辛求職路:200份簡歷換4個“回音”
·大學畢業生求職之困:用人單位到底需要什么樣
·分享求職經驗 殘疾大學生“親密”接觸世界名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