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布的綱要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了發展高等教育的首位,那我國在這方面的情況如何呢,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3年來高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 這位正在演示遙控探測車的是西南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大三學生母鵬彰,不久前,他和同學帶著這臺探測車,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母鵬彰說,取得這么好的成績,要得益于他從大二就參加了學院的科研興趣小組。 西南石油大學學生母鵬彰:“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在這些課外學習之中,能夠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能夠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同實踐能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能夠讓自己的眼光能夠瞄準一些比較先進的領域。” 五年前北大、清華、復旦、哈工大等20多所高校開始向本科生開放重點實驗室,目前幾乎所有高校的實驗室都向本科生敞開了大門。 西南石油大學老師:“他們很多有創意的想法,能作出很多有創意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是,我都感覺我都不如他們,在他們身體上面也學到了不少。” 為了鼓勵本科生創新,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把學生的課外科研成果進入學分。在西南石油大學70%的本科生參加了各種校外科研興趣小組,優秀本科生還參與了學校重大科技項目公關。 西南石油大學校長杜志敏:“每個課題組都是一個團隊,本科生參加這個團隊之后,他可以融入到那個團隊里邊去,他有很多創意也許被課題組老師接納了,都挺好的。” 實施高教質量工程的一大特色,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四川大學的一堂新聞選修課的現場,這種討論式教學在西方稱…教學,以往只有碩士、博士才開設這種課程,現在四川大學把他引入本科生教學,讓學生在碰撞中學到知識。 四川大學學生劉洋:“一個學期我們進行8次研討,每次研討要持續兩個小時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覺學到了很多。” 記者注意到參加研討的學生中,即有學新聞法律的,也有學數學建筑、材料、電器專業的。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師段弘:“它可以文科、理科不同專業的碰撞,然后產生新的火花,而這種新的火花是我們以前,包括我自己在我的領域當中,可能沒有辦法去嘗試的。” 教育部提供的數字顯示,3年來全國高校以設立3376個本科特色建設點,累計建設386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建立501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0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提高本科教育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
| [發布者:dongdong] | ||
??相關閱讀:
?·世界大學綜合競爭力與網絡競爭力排名的比較研究
?·歐洲大學質疑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
?·民辦院校高招亂局再調查:人為擠壓生源是根源
?·民辦學校不應被“另案處理”
?·后擴招時代的“校園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