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工作簡介
來源:教育部網站發布時間:2013-01-29 16:37
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簡稱:學科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聚類排位。此項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國開展,至今已完成三輪評估。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評估目的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的目的,一是服務大局,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的精神,服務研究生教育“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的大局;二是服務高校,通過對學科建設成效和質量的評價,幫助高校了解學科現狀、優勢與不足,促進學科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三是服務社會,提供客觀的學科水平信息,為學生選報學校、學科和社會人才流動提供參考。
二、參評條件與參評情況
學位中心堅持“自愿申請參加,免收參評費用”的原則開展學科評估工作。各單位只要有一個及以上二級學科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即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均可申請參加該一級學科的評估。第三輪評估按“新學科目錄”進行,要求“拆分學科”(如原“歷史學”、“建筑學”)相關學科必須同時申請參評,以客觀反映學科拆分后的真實情況。
第一輪評估于2002-2004年分3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二輪評估于2006-2008年分2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的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本輪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的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
三、評估指標體系
學科評估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包括“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指標權重全部由參與學科聲譽調查的專家(本輪評估約5000名)確定。
根據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十條”、“2011協同創新計劃”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等有關精神,第三輪評估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指標設置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四、評估工作程序
為保證“嚴謹規范、公開透明”,學科評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并將以下程序對參評單位預先明示。
1.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包括“公共數據采集”與“單位材料報送”兩部分。學位中心通過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教指委、學會等官方數據源獲取公共數據;通過參評單位申報獲取參評學科數據。
2. 數據核實
評估數據真實性是評估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證。數據核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按數據采集標準,對單位填報數據進行篩查;二是開發專門系統,對多單位、多學科重復填寫的數據進行核查;三是利用學位中心構建的公共信息庫,開發專門系統對填報數據進行核對;四是對發表學術論文等數據進行抽查。此項工作是學科評估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核查反饋材料多達近萬頁。
3. 信息公示
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對單位填報的部分信息在參評單位范圍內進行網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異議,并對異議情況再按評估標準進行確認。
4. 專家問卷調查
學科評估借鑒國內外經驗,采用“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邀請專家對學科聲譽、學術道德、社會貢獻與學生畢業后質量等進行主觀評價。主觀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每個學科參與調查的一般為50-100人。本次評估除邀請本學科專家外,還特邀了部分來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30多個部委及大型企業的近500名行業、企業界人士。
5. 結果統計與發布
學科評估結果按照“精確計算、聚類統計”的原則產生。本輪評估首先按指標體系精確計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后改變以往“四舍五入取整”產生并列排位的做法,采用“聚類統計”算法,將原始得分相近的聚為一類,使得分類更科學、同一類并列的單位更多,從而淡化名次,引導單位更加關注學科建設的優勢與不足。考慮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況,高校和科研院所評估數據進行統一計算,公布時分別排列。
[發布者:yezi]
-
精彩推薦
-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 2020-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高校競爭力排行榜(500強)
- 機械碩士研究生學科(專碩)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學科(專碩)排行榜
- 材料學專業排名_評價網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學學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級學科排行榜
- 新鮮出爐!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資700萬!邱均平顏金蓮教育基金重獎漣源四中優秀學子
- 發揮第三方評價優勢 助力科研評價改革
- 第四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 延期舉辦的通知
- 杭電舉行邱均平顏金蓮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啟動實施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內附實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政策大盤點!
- 特別報道|邱均平:新時代我國科研評價體系重構中必須處理好八大關系
- “金平果”首次發布職業本科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討(七):佐治亞理工學院開展研究生就讀體驗調查
- 新工科研討(六):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院的“重大挑戰”學術項目概況
- 新工科研討(五):佐治亞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工程創業項目
- 新工科研討:麻省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跨學科工程學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學留學排名
-
圖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