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2017年執行績效報告(2)
來源:童衛軍 現代職業教育網發布時間:2018-09-07 10:16
2.“雙師型”教師建設持續深化
為切實提升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各地和高職院校以《行動計劃》為指引,加快構建師德高尚、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師德師風建設持續強化。二是高職名師不斷涌現。三是“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四是教師隊伍培養培訓機制逐步優化。五是兼職教師隊伍參與教育教學更加深入。
各高職院校通過完善聘任與建設機制,加強以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力、高技能人才為主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承擔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任務、指導青年教師、參與教學方法培訓等形式,兼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持續提高。
3.優質教學資源不斷擴大
一是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推進專業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截至2017年底,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已立項建設88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資源庫(含10個子庫)和1個學習平臺(數字校園學習平臺)。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使用持續向好。2017年,立項省級資源庫493個,涵蓋課程總門數4 528門,教師用戶5.8萬、學生用戶117.5萬、企業用戶8.0萬、社會用戶14.5萬,總訪問量為2.02億次,點擊量10.75億次,均比2016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二是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有序推進。2017年,22門高等職業院校課程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各省共確定2 809門省級高等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比2016年新增543門,增幅為23.96%,用戶訪問量達1.05億人次。
三是高職院校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高職院校發揮精品資源共享課、各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課程等數字化資源優勢,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4.質量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與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由追求規模擴張階段進入注重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全國高職教育戰線立足現狀,直面問題,不斷完善質量保障機制。各地依次落實并不斷夯實生均撥款制度,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水平已超1.2萬元;依章程辦學已成高職院校共識,設立“一章三會”的高職院校持續增多,章程制度成為保障高職院校建成現代大學的“保險栓”;定期發布國家、省、校三級質量年報已成為高職戰線行動自覺,質量年報成為高職戰線與社會交流重要載體;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作為一種創新機制效果逐步顯現,已成為職教戰線借以不斷提升質量的“利器”;更多地區落實高職領域“放管服”,多種政策利好刺激院校內生發展動力;職教理論研究形成一批批“省隊”,高職教育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三)特色優勢支撐服務發展
1.助力中國制造2025
2016年12月,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編制并印發了《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要求高等職業教育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優化院校布局,圍繞生產性服務業調整專業結構,優先保證十大重點產業布局,同時加強現代服務業急需人才的培養。2017年各地承接服務“中國制造2025”各項任務的執行情況較好,任務啟動執行率達到96%。各承接單位在優化布局調整專業結構,圍繞生產性服務業調整專業,加強現代服務業急需人才培養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廣東、湖南、山東、河北等省份的成效尤為顯著。“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產業相關專業新增專業點1 253個,年度招生人數43萬人;新增現代服務業專業點1 267個。2017年度現代服務業相關專業在校生人數205萬,招生人數78萬,畢業生數64萬。高職院校面向重點產業領域及時調整專業,如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2013年的布點數僅有兩個,經過幾年的發展,2017年的布點數為406個,2018年計劃布點數達536個。
2.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影響
各地高職院校對接國際職業教育水準,引入先進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方法等教學內容,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對外服務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提高中國職業教育對周邊國家的輻射力、影響力;通過主動發掘和服務“走出去”企業的需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和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經營需要的本土人才,探索與我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通過與開展國際業務的大型企業聯合辦學,共建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配合“走出去”企業面向當地員工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和學歷職業教育;在境外建設“魯班工坊”等辦學機構,積極拓展海外職業教育市場,2017年度,329所高職院校在國(境)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351項國際合作;在國內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開展學歷教育學生5 736人、培訓10.35萬人次。
3.促進創新驅動發展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2017年,高職院校通過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等,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有效融合。29個承接“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項目的省份,有26個省份啟動實施該項目,投入經費9.30億元,開設創新創業課程6 332門,是計劃開發建設數量的13倍,開發創新創業教材847門;共有706所院校設置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構,比2016年增加了13所,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達6 846人;全國高職創新創業平臺達1 089個,比2016年增加了238個。各地院校在改革創新創業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上進行了多種探索,501所院校制定了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學分管理辦法,376所院校制定了創新創業學生轉專業管理辦法,443所院校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
精彩推薦
-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 2020-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高校競爭力排行榜(500強)
- 機械碩士研究生學科(專碩)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學科(專碩)排行榜
- 材料學專業排名_評價網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學學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級學科排行榜
- 新鮮出爐!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資700萬!邱均平顏金蓮教育基金重獎漣源四中優秀學子
- 發揮第三方評價優勢 助力科研評價改革
- 第四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 延期舉辦的通知
- 杭電舉行邱均平顏金蓮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啟動實施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內附實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政策大盤點!
- 特別報道|邱均平:新時代我國科研評價體系重構中必須處理好八大關系
- “金平果”首次發布職業本科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討(七):佐治亞理工學院開展研究生就讀體驗調查
- 新工科研討(六):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院的“重大挑戰”學術項目概況
- 新工科研討(五):佐治亞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工程創業項目
- 新工科研討:麻省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跨學科工程學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學留學排名
-
圖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