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內容為“因名牌球鞋而取消困難生助學金”的文章火了。在一個以大學生為主要受眾的微信公眾號推送后,短短數個小時,文章點擊量突破8萬,留言評論數超過3000條。 一時間,和“困難生”“助學金”相關的內容登上話題榜。一位高校教師感慨,“如果學校的困難生認定如此草率的話,學校的資助政策就有問題;如果一個學生不穿名牌就覺得沒有尊嚴的話,這種心態也有問題。”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在全國1016位大學生中發起調查,結果顯示,47%的受訪者領取過助學金。今年8月,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曾表示,2015年資助金額突破1500億元,資助學生達到8400多萬人次。在全國普通高校中,資助總額達到了84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30億元,增幅達到18%。 可正是這項惠及過大多數學生的助學金,卻屢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網民熱議的焦點。 困難生認定是有詳細流程的 陳曉姍是一所“985工程”高校的本科生輔導員,入職7年來,每年都會參與學生獎助學金的評定。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上海大學研究生質疑獎學金連年下降 校方:撥款外無能力補貼
·調查稱47%大學生領過助學金 評選標準常受質疑
·南京一高校一年半勸退49名本科生
·杭師大校長寄語新生:以馬云校友為榜樣,拒絕平庸
·重慶現武媚娘夜跑團:清一色美女期待男性加入
|